发布时间:2025-10-17 21:43:30 来源:bob手机版网页体育
初秋的八步,田间地头一片丰收的景象。连片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标准化养殖场内畜禽兴旺,一个个美丽乡村点缀在青山绿水间……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现代农业画卷。
“八步区以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为抓手,构建‘种养联动、粪肥还田’新模式,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.35%。”八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家林说道。今年上半年,八步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7.37亿元,同比增长5.3%;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5.4%,两项增速均居全市第一。这一些数据的背后,是八步区推动农业种养模式向更高效、更精准、更前沿方向转型的有力印证。
在八步区桂岭镇钟欢养猪场,提升猪肉品质和风味是今年的重点工作。该养猪场从最初的120头母猪起步,现已发展到1500头母猪,母猪和仔猪存栏6700多头的规模。
记者看到,猪场通风条件好,冬季还配备了地暖设施。生猪繁育栏比地面高出28公分,猪粪实行干湿分离处理。经过环保发酵处理的干猪粪,能上手摸,闻起来没有臭味,没有苍蝇萦绕;污水经过自动化处理,不仅能产生沼气,经两级曝氧之后,还可用于农田浇灌。
猪场的食槽均采用耐酸的304不锈钢制成,是因为猪群每日都会饮用发酵的中草药酸汤。
“如今的消费者不仅关心有没有肉吃,更关心肉好不好。”广西钟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华表示,“我们现在已不会再使用抗生素,而是用发酵中草药替代,这是由十种草药发酵制成的益生菌酸汤,按比例调配后喂给猪喝,确保了猪只的健康。”
“钟欢酸汤模式”饲养出的猪肉,猪肝不腥、肉味鲜香。更重要的是,猪肉不含任何抗生素成分,很适合老年人、小孩子们食用。
在偏远的山村,畜禽养殖污染曾是监管的“老大难”。如今,八步区借助“云眼智慧农业监管平台”,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,养殖场的实时画面和环境数据便一目了然。该系统有效突破了空间限制,破解了监管难题,其成功经验被《科技日报》《广西日报》等媒体广泛报道,成为八步区以科学技术创新赋能乡村治理的生动注脚。
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,不仅带动了八步区南乡镇文旅产业的日益兴旺,也催生了众多衍生产业。
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,南乡镇旺黎村村民覃锡敢制作的腊鸭供不应求。他的腊鸭不仅吸引游客争相品尝,还成为广受欢迎的伴手礼,不少游客一次购买三五只,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。
10月9日,记者随覃锡敢走进鸭场,虽身处鸭舍,却未闻“鸭味”,迎面吹拂的微风中夹带着的,竟是草木清香。
育雏棚内,800只鸭苗正听着音乐、舒适地“叹生活”。鸭舍外的不远处,有一条不足2米宽的河流,成年鸭子正在悠然自得地喝着温泉水、吃着玉米粒。
“这条小河叫冷水冲,流淌的是低温泉水。”覃锡敢介绍,“我们这里的鸭子从小泡的是温泉澡,喝的是温泉水,吃的是玉米、黑麦草等谷物,肉质鲜美、皮薄肉厚,没有膻味和泥腥味,且营养价值高,深受市场欢迎。”
好山好水带来好日子。近年来,八步区逐步完善南乡鸭产业链,推动传统养殖产业向标准化、品牌化、规模化、产业化转型升级,促进南乡鸭全产业链发展。每年有超50万只南乡鸭“飞”往全国各地的餐桌,年产值达5000万元。
在莲塘镇香芋种植示范基地内,连片的碧绿芋苗迎风摇曳。市人大代表彭上坚在莲塘镇成立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和农业发展公司,专门加工芋头、红薯、淮山及速冻果蔬产品,既为乡亲们打破农产品滞销的困境,也为莲塘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。他先后提出“以品牌推动农业强区建设”“全力支持香芋加工公司发展”等12条建议,也以实际行动促进提案落实。
八步区以“区域品牌+企业品牌”双轮驱动,推动“贺州香芋”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并入选名特优农产品目录。培育了“芋维康”“天顺来”等10余个商标,其中“天顺来”“芋博士”入选广西农业品牌名录。通过“订单+电商+出口”模式,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,真正的完成了“香飘万里”。
——24.2万亩春播粮食作物为全年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,蔬菜、水果、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,稳稳地托起了人们的“幸福餐盘”。
——新拓展的800亩茶园飘香,5.52万亩香芋茁壮成长,24.3万亩有机蔬菜绿意葱茏。10家新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40家家庭农场,如同雨后春笋,展现出蓬勃的市场活力。
——项目建设热潮涌动,59亿元的总投资、4个新签约的农业项目,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强劲的后续动力。
八步区农业农村发展的画卷浓墨重彩,前景广阔。展望未来,八步区正凝聚共识,蓄力再发,将继续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深耕细作,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。